花創園區如何能和花蓮原本的生活、情感、記憶連結起來,讓花蓮住民有歸屬感甚至榮耀感「這是我們的地方」~有關係的空間,因為真的很好,所以外地人(觀光客)也想來看看,分享花蓮人在地生活的味道,應該是花創園區能永續與兼顧必須朝向的努力。
花創園區在花蓮市中心,建築與庭園的環境都很宜人,但可能因為之前的營運方式文創與特色餐廳、主題市集等,讓許多花蓮人對於園區與自身的關聯性是淡且薄的,湊熱鬧的成分高,但不是生活的一部份,也不是有地方性連節感的所在。
酒廠的歷史與常民百姓的連結,多數靠與酒場有關連的人而產生,否則就只能具備酒品消費者的角色,如果從現在開始經營在地人與此空間的關連,累積共同的生活記憶與往事,培養下一個十年的使用者,是現在的年幼孩子長大,十年後感覺到高度地方性關連地點。
以1996年前林田山經驗為例,當時文建會想導入藝術村經營,讓藝術家入駐村莊,雖吸引了參與者(藝術家與來看藝術的訪客),藝術當地的日常生活是脫節的,成為了局外人,看到很多人來自己的村子,將青草茶或醃製的農產品,放在人來人往的路邊,希望有收入,為了藝術而來的訪客,當時對擺在路邊地產手作的東西,興趣不高,使得疏離感更多了幾分。
當地人原本寧靜與世無爭的生活,有了變化,藝術家與訪客與當地人沒有接合的平台,分屬兩個世界,隱隱的有一種階級差異的氣氛形成。
為了讓當地人能參與藝術,先跟村子裡的人們聊天,促成一種「我們也來當藝術家」的想像,請了國民美術劉秀美老師來,以長輩美術班的方式,在村子裡開始「養成」在地藝術家,長輩們跟著秀美老師一起畫畫,把在林田山的生活記憶、經驗與對環境的感受,表達出來,千禧年時將版畫作品印製年曆,讓訪客購買,收入作為美術班營運,秀美老師帶著長輩的畫作去台北展覽交流,美術班也把閒置的空間設置了美術館。
當地人與藝術村的關連跨越了路邊賣青草,成為藝術村的一部份且有了主角的身份與驕傲感:我們的藝術村裡有我們的藝術家。
花創的未來,除了硬體能盡可能成為住民能常去的空間外,若成為藝術家入駐的角落,希望藝術家在創作上,除了自我展現的創作,經營團隊能成為平台,使藝術家能與在地連結,能如秀美老師的模式,讓在地人共創,並在藝術家離開後,累積出關係與不同的角色位置,漸漸的成為這個空間實體與非實體的一部份,記憶、經驗、作品融合在此空間中。
對一般的藝術家而言,可能不熟悉如何與在地連結,若經營團隊願意採取此模式為後續經營,東華大學師生長期持續投入社區工作的經驗,可以協力與協作。那是是一個去專業化後,再專業化的過程,藝術融入社區生活的生態模式,可以整合藝術、社區教育、社工..等科系的師生共同參與,促成花創成為在地的花創~一個有關係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