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產石,佔有全台最豐沛的石材資源,石材加工和進出口的總額在世界排名上僅次於義大利,石雕創作也是花蓮聞名的藝術類型。花蓮的原住民人口是台灣之最,超過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花蓮原住民的藝術創作也相當蓬勃。可惜的是,花蓮的藝術之路頗為艱辛,資源分配不均、傳承斷層、市場太小,皆是藝術家在創作時必須克服的挑戰。
漢河文化的行銷沈宗翰長年經營花蓮石雕相關的案子。依他的觀察,整座台灣是一個製造工業的國家,早期是,現在也是。
沈宗翰指出,為了拼外銷,早期的花蓮仰賴大理石礦,靠著榮民大理石工廠,為石材提升附加價值,也為日後的花蓮注入了相當強盛的雕刻量產能力。他提到目前花蓮的石雕藝術家,幾乎全是以工匠方式培養而成,技術方面絕對挑不出毛病,對於材質的敏感或媒材的認知都相當深。
可惜的是,石雕門檻太高,成本亦然,導致年輕人很難跨入,加上石雕相關教育已從教育體系中移除,更是讓人不得其門而入。他認為目前的石雕界正面臨著無人接棒的斷層,石雕家漸漸老去,年輕人未能接棒。
身為太魯閣族的藝術家林介文則坦言,以她自身為例,創作十幾年,案子全是外縣市的,花蓮根本沒有提供太多舞台和資源給藝術家。直到這一兩年,她終於有機會跟林務局合作,回到花蓮的萬榮鄉,也是自己的部落,進行創作。
林介文的案子都是以中央政府居多,如近年合作的林務局,以及幾件國發會的案子。她認為,地方政府往往以經濟產業的態度對待藝術,不懂或無法理解藝術的價值,以至於很難跟藝術家接上線。
地方資源往往挹注在表層的開發,像是大型旅館建案,很少投入在文化跟藝術經營,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可能也會如此,林介文悲觀地說。
投入石雕推廣的第一步,在於贏取石雕家的信任。我們坦誠面對每一位石雕家,深入認識他們,也讓他們理解我們的初衷。很幸運的,很多在地的石雕家理解我們的工作就是為石雕家爭取曝光,也因此信任我們,展開合作。
我們不僅對內紮根,也對外推廣。十年來不停舉辦石雕相關活動。很幸運,從花蓮出發,到桃園、苗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不停地拋磚引玉,引起不少共鳴跟迴響。
這十年來,文化局支持石材相關產業的扶植,逐步透過很多石雕公共藝術、活動,重新凸顯石雕藝術跟花蓮之間的密切連結。當我們在外縣市推廣石雕創作,這些屬於花蓮人的藝術故事和脈絡,全是我們的利器。
身為太魯閣族,林介文的創作有極大部分跟傳統編織有關,因此常常跟整個花蓮的傳統編織族群合作。換言之,她認定的創作資源不是一般人想像的材料跟經濟,而是山水、文化、歷史。因此創作本身就是她跟在地的連結。
林介文目前住在花蓮,她所做的所有作品也都跟花蓮有著緊密的連結,從早期的編織為主,到現在的山、礦區、石頭、河川,主題緊貼著原住民土地和環境議題,以及隨之延伸的政治議題和文化脈絡。
如果說,刺青跟紋身是把皮膚當作畫布,花創,就宛如皮膚一般,讓整座城市都成為石雕藝術創作能夠呈現的舞台。換言之,花創就是一個開啟地方藝術創作的基地以及支持的力量。
在我的眼裡,花創像是一座沒有圍牆的美術館,它的影響遠超過實際的空間。花創可以透過它所吸引的目光,重新潤飾、包裝石雕創作,讓大眾能夠更完整地觀看任何創作從無到有的過程。
協助在地藝術工作者呈現創作的歷程,這便是我對花創的認知與期待。
林介文認為,花創應該為藝術家提供可以創作跟住宿的空間,並且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限制,任他們自由創作。她提到國外不少藝術聚落,為藝術家提供住宿、材料和基礎費用,開放一個空間任憑創作和展覽,相對的,藝術家開放工作室供大眾參觀,並且為空間添增作品。
進駐時間太短,限制太多,往往會讓作品變得貧乏,藝術家不會想要接這類型的創作,林介文指出。她認為給予藝術家充分的自由才能真正產出跟土地連結的作品。
「給我一個工作室,一個空間供我自由使用。」林介文強調。這是她身為藝術家對於花創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