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步於眼底城事刊登。
可玩空間 (playable spaces) 出現在 2012 年「英國倫敦鄰里社區營造的遊戲及非正式休憩補充手冊」,特別針對滿足兒童青少遊戲需求的共享空間,而可玩一詞則強調以一些設計元素,發出遊戲訊號 (play signals)、創造遊戲機會 (play opportunities),提供不只是物理空間、還有社會文化支持的場域。
0 歲到 18 歲的兒童青少,就是縣市各處公共及社區生活的一部分,他們具有主體性和獨特性,不是成人生活的附屬,也不是公共生活中的嫌惡設施 (NIMBY), 而孩子本身迷人的特質,若能透過規劃設計,創造出其文化特色及與其需求相符的空間、設施、產品及服務,也能為其關聯的家長、家中長輩、照護者及教育者帶來益處。
同時,在全球面對 COVID19 疫情和後疫情規劃之時,空間設計規劃者也必須思索三個價值目標:1.兒少參與及社區共養、2.青少活躍運動促進、3.打造一個促進健康福祉及幸福感的療癒空間。其中第三個,促進健康福祉及幸福感被英國文資空間團體優先列為非常重要指標,依據英國文資遺產聯盟 (The Heritage Alliance) 研究調查出文資空間改善方法,為以下五項為超過半數的使用內容,包括:
1.提供教育學習機會 (72%)
2.幫助人們社交交友 (53%)
3.幫助建立社群連結 (51%)
4.幫助人們心智活絡 (50%)
5.幫助人們生理活躍 (48%)
本篇文章所探討的可玩空間,除了期待歷史文化空間可以涵蓋兒少教育、社交、健康福祉與幸福感等,同步亦涵蓋了英國 ARUP 城市規劃顧問提出「活力兒少友善城市:為了都市兒少童年而設計 (Cities Alive: Designing for Urban Childhoods)」設計介入十四種方法的其中幾項,如「園區作為社區花園的植栽營造、富遊戲性的親子友善設施、跨越世代的歷史建築意義傳承、具有教育意義的遊戲空間、社區型的快閃遊戲活動或封街活動」等,提出兒青友善可玩性高的空間案例作參考,案例來自日本、德國、英國、丹麥等這幾個同時也是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的國家。
日本千葉縣的打瀬ふれあい緑地,是位在海濱幕張的一塊開放空間,這個空間位處在海濱打瀬小學校、美濱打瀬小學校、幕張海濱公園和幕張新城之間,打瀬ふれあい緑地一部分緊鄰海濱打瀬小學校校園二側的「居民參與都市公園綠地管理」的空間,由社區基金募集營造出豐富花草樹木植栽的小型農場樣貌,具有環境保護和改善城市景觀、防災減災等功能。千葉市有 33 個這類綠地營造,預計形成海濱幕張永續綠化的網絡。在海濱打瀬小學校的下課時間,可以看到老先生正在綠地上為植栽澆水,小學生在綠地旁的小水道玩水,或是小學生相偕從綠地中間的步道穿過步行回家的美好景象。
德國柏林動物園,是世界上數一數二重視動物福祉的園區之一,在園區內設施關注兒童友善,包括觀察動物的動線和高度貼心考慮到幼兒身高尺度、告示解說圖文豐富,基礎設施如提供吃喝的空間室內外皆有、廁所洗手照顧家庭需求。遊戲場空間規劃將幼齡區鄰近餐廳,讓家長可以安心看顧;而大齡挑戰區域則相對離餐廳較遠,可以讓孩子自由放風。園區空間寬廣,提供具有在地特色及遊戲性的設施供參訪者可以自由取用遊玩,如德國及北歐幼兒家庭或幼兒園出遊時會使用的木箱拉車 (trolleys),幼兒坐在其中好玩又舒服,大一點的孩子若要一起或單獨推拉,也會覺得是玩遊戲一部分,有時還能作為放置隨身大包小包的臨時空間。
英國倫敦的南岸藝術中心 (Southbank Centre),這一棟建築及四周設施原是1950年代為了展現英國已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創傷後復原的國力展現,位在泰晤士河南岸,是全世界最大型的藝術中心之一。倫敦各式各樣的藝文活動都在這裡舉辦,也有為兒少專屬設計的藝術節、幼兒免費的戲劇季和專屬六歲以上兒少帶家人聆聽的互動式交響樂表演,夏天定期的互動噴水藝術設施、暑假開放一塊藝術家街道塗鴉玩耍區、屋頂英式庭園植栽的咖啡空間、遊戲性十足的可玩藝術長凳、建築本身二道四層樓高螺旋滑梯,位在建築內五樓的國家詩歌圖書館還特地張羅了一區專屬兒童,呈現沙發上有成人在讀詩,小孩在旁遊戲的有趣情景。
丹麥哥本哈根諾雷布羅 (Nørrebro) 區,有多達來自60個以上國家的人居住,社區內種族多元,過去曾被視為複雜、混亂的社經低下地區。但是,丹麥政府特意選擇在此改造一個大型線性型態的Superkilen公園,除了放上好玩又好看的藝術設計之外,哥本哈根聞名世界的黑色章魚造型溜滑梯、與房子融合為一體的滑板輪類活動區、彎曲線條土丘、多功能碗式跑酷籃球場、青少成人高度的遊戲體能設施,還將各國文化樣貌的符號融入造景,營造彰顯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獨特美好之特點,觀光客若到哥本哈根都要來此打卡、拍照,原本不具吸引力的區域,轉變為人人趨之若鶩的聖地。
英國巴特西火力發電廠在重建的過程當中,不忘納入在地居民及兒童青少的意見之外,在園區和遊戲空間尚未完工之前的過渡時期,也不斷透過各種方式和社區建立起友好關係,像在社區往來必經的橋下行人通道,邀請被重建工程影響日常生活品質的鄰近社區居民一起參與在夏天舉辦「夏天的能量 (Power of Summer)」臨時性活動。活動內容包括單人說唱表演、說故事活動、臨時空間挪用作為餐飲服務與快閃遊戲,帶孩子玩藝術、手作、自造,且讓孩子自由運用園區 (或是承辦單位) 購置的「想像遊戲場 (Imagination Playground)」大型積木,不限時間地盡情堆疊玩耍,充分發揮想像力、創造力、社交合作結盟能力和資源衝突協調能力,蓋出自己的小小世界。
以上這些案例,讀來是否頗讓人感動?因為,政府及經營單位在規劃設計空間時想到了兒童和青少,也不會因為沉重歷史或空間本質,而選擇不做任何改動,或以「莊重」或「安全」為由,拒兒童青少空間使用者於千里之外。這些案例,反而張開懷抱邀請兒少走入建物、跨進空間,帶來不同的空間使用的詮釋及活絡,才能讓過去的歷史增添新的層次。
如果,我們不希望這一代的孩子對於生活各面向太疏離與不關注,就需讓縣市歷史文化場域加入好玩元素、遊戲機會及互動設計,讓孩子可以與歷史連結。因為,由成人規劃設計及管理經營的空間,不只是成人生活和休憩在其中,也會是孩子未來接手永續維護的空間。讓孩子好好地玩、從玩中學,從體驗中開始在乎、從在乎中培養專業,認識這座城市過去曾發生什麼,此時此刻和我們發生什麼關係,未來又有什麼可能,讓他們相信自己擁有參與權、使用權和主導權,兒童青少就會從各自發展才能的領域,再回頭關心並成為投入永續經營的公共環境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