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廣晧和郭本琪都是橫跨音樂和教育的花蓮藝文人士。魏廣晧是著名的爵士小號手,在台灣推廣爵士不遺餘力,更在東華大學創辦台灣首間碩士班爵士組,成為培育未來台灣爵士樂壇的搖籃。郭本琪身為指揮碩士,主要教導和指揮學校的管樂團,合作的學校共七所,橫跨國小、高中和大學。他們對於未來音樂發展的期許有著不少共同之處,兩人也相當期待花創能成為藝術創作者的基地和舞台。
魏廣晧認為,就音樂產業來說,花蓮相當辛苦。因為人口數少,不管是現場表演或音樂製作,甚至一般音樂課或私人教學,以及所有音樂相關消費,都是辛苦的。
如果花蓮音樂要有未來,魏廣晧篤定地認為,那一定是音樂節。一場音樂節需要各種不同類型的音樂產業工作者集結合作,不僅培養整個產業鍊,同時也能帶動周遍產業消費。
他認為以花東地區,有西部完全無法取代的作為音樂節的客觀條件,例如壯麗的地景和遙遠的距離。很多人認為東部太遠,交通不便,他說,適當的距離才有旅行的感覺,尤其節慶更需要距離才能讓人全心投入。
「好的音樂節能夠提供舞台,創造市場,更能夠吸引未來的音樂人來這裡學習。」魏廣晧說。
郭本琪則特別指出,如同許多城市一般,花蓮也曾被人喚為文化沙漠,藝文活動難以在此生根、普及,更別說常年的音樂活動了。
可是近年來,郭本琪察覺到不少玩藝術的年輕人逐漸回到花蓮發展,其中有表演藝術,也有視覺藝術。這些人錢不多,手邊資源有限,往往把家裡當成工作室,成天埋首創作,相當克難。受限於空間,他們很難放手創作,也很難邀人一起合力創作。
郭本琪感嘆道,這些年輕人就算想要靠藝術走出一條路,花蓮的環境往往不夠友善,對於依舊默默無聞,尚未有代表作的藝術創作者來說,很難在台灣找到資助。他笑說,先到國外參展或比賽,獲得一兩個獎項,紅回台灣,反而比較容易,但這畢竟不是一個正常合理的管道。
對魏廣皓而言,藝術跟在地的連結,不見得就是在地藝術家。任何一齣戲、一首曲子或一支舞,用到了花蓮的故事、山水為創作的出發點,那就是在地的藝術。換句話說,在魏廣晧的眼中,掌握地方故事、地景、人文的創作,才是真正的在地。
依魏廣晧的標準,作品的品質永遠是首要。一部作品首先要好,然後由在地的元素而生,埋入在地的線索,講述在地的故事,與廣義的在地人有連結,那才是好的在地作品。如果將在地藝術或藝術家放為首要,品質次要,那反而本末倒置。
市場和舞台,是郭本琪眼中花蓮欠缺的要素。他花費大量的心血,教導孩子學習音樂,為得就是培養未來的藝術市場。他認為,未來孩子長大,懂得欣賞音樂,喜歡玩音樂,自然會支持音樂,成為在地藝文市場的一份子。也因此,教育對於郭本琪來說,儼然成為他跟在地最緊密的連結。
魏廣晧覺得花創會是舉辦音樂節的極佳場地,也認為日後的營運團隊需要具備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也亟需懂得藝術的,實際經營藝術產業的人才。他強調,光是很會寫企劃的,或是懂得一堆理念的還不夠,一定要實際策展經驗的人才行,如此才能堅持音樂先行、商業輔助的原則。
「越在地越國際,越國際越在地。」魏廣晧說。在他眼裡,與國際接軌是花創經營不可或缺的一環,舉辦國際朝聖的音樂節,才能吸引對藝術感興趣的孩子到花東學習,讓藝術工作者在花蓮創作發表,真正推動整個音樂產業的發展。
郭本琪的想法與魏廣晧極為相似。她認為花創的角色應該是為創作的年輕人提供一個平台或基地,供他們發表的舞台以及創作的空間。
郭本琪指出,年輕人的創作,不論好壞,受到關注的機率相當小,而且容易受到侷限,走不出花蓮。他認為,不論環境或地點,花創都是好的,理應要發展成一個大型的、高曝光率的、受到國際矚目的舞台,帶領這些年輕的創作人和團隊從在地走向國際。
「文化部也應跟花創合作,攜手培養在地人才,更要理解投資藝術,不該求回報。花上三五年時間,投資年輕藝術家,把市場、環境做好,如此一來,或許就能冒出一兩位成功的藝術家。」郭本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