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洄瀾舊時光

花蓮市街發展變遷

花蓮市街發展變遷

花蓮舊名洄瀾,北接宜蘭,南鄰台東,西側則銜接了台中、南投與高雄,是台灣最大的縣級行政區。花蓮市位於花蓮縣北部,北臨新城鄉,西接秀林鄉,南面吉安鄉,是花蓮縣縣治所在地,也是花蓮縣的行政中心。花蓮文創園區正位於花蓮市。

由於中央山脈的阻隔,漢人進入花蓮的時間較晚。在此之前,花東縱谷北部大致為原住民所居住。最早的漢人移墾紀錄為嘉慶十七年(1812),由宜蘭南下開墾,規模並不大,直到同治十三年(1874)清廷決定開山撫番,光緒元年(1875)才正式將東台灣納入版圖。

花蓮城市的現代化

談及花蓮市的發展,則與日治時期的治理措施密切相關。日治初期,台灣總督府指定米崙溪口至花蓮溪口間約四公里的弓形海濱(今南濱海岸)為輪船停泊地,1896年全島沿岸定期航路開通,原本聚居於花蓮溪北側的聚落逐漸北移。1900年總督府將花蓮最高行政單位——花蓮港出張所遷移至新港街(今花蓮市舊火車站與花崗山附近),並將新港街定名為花蓮港,確立了花蓮港市街的發展基礎。

說到花蓮港街的發展,最早規劃於1909年。時逢日本總督府檢討行政單位,將花蓮港廳由台東廳獨立出來,花蓮港廳都市計畫隨之展開。規劃之初已考量建造東線鐵路,並且多數公務單位、學校都分佈於鐵路與美崙山之間,形成今日美崙溪畔古蹟建築群落。1910年花蓮火車站竣工,沿著鐵道的設施也帶來第一批居住花蓮的公務人口。

花蓮港全景 日治時期 花蓮港(江炳森 提供)
江炳森 提供

花蓮港全景 日治時期 花蓮港花蓮港神社位於花蓮市的美崙山,供奉天照皇大神、北白川宮親王及造化三神(大國魂命、少彥名命、大己貴命),神社在戰後改祀鄭成功、劉永福、丘逢甲等民族英雄、先烈,原本的神社在民國70年改建成中國北方建築之忠烈祠。

圖片中的景色是從美崙山上所拍攝,左下方屋頂就是當時的花蓮港神社,從山上鳥瞰整個當時的花蓮郡景色非常美麗。

補註:由今花蓮氣象站遠眺日治時期的花蓮港,左下方屋頂是當時的東台寺(現東淨寺,東淨寺是光復後將東台寺與樹人街、花崗街口的淨光寺合併稱之)。(張政勝)

花蓮港廳 民國23年(1934)花蓮市區(吳東岳 提供)
吳東岳 提供

花蓮港廳 民國23年(1934)花蓮市區花蓮港廳起初乃隸屬於台南縣台東支廳,1897創社「台東廳」之時,設置「奇萊辦務署」,同年六月改稱「台東廳花蓮港出張所」。1901年11月時,又廢「台東廳花蓮港出張所」而改設「花蓮港支廳」,1909年10月進行地方制度改正時,更名為「花蓮港廳」;戰後又改廳為縣,於是原「花蓮港廳」遂成為今日之「花蓮縣」。照片中花蓮港廳座落位置於今綜合市場公園路及中山路口。

舊花蓮火車站加水塔 1940年代 花蓮市六期重劃區(張瑋庭 提供)
張瑋庭 提供

舊花蓮火車站加水塔 1940年代 花蓮市六期重劃區這照片中鐵道旁有兩座水塔為舊式蒸汽火車加水用之水塔,現在位於光復街與成功街口,而它在整個花東線鐵路的功能及地位是非常的重要,過去行駛在花東線上的蒸汽火車都一定得靠它來加水,才有辦法行駛,就如同現在的加油站一樣不能少。也因為有這樣的功能及地位意義,現在這兩座加水塔已被文化局列為歷史建築,賦予光榮的頭銜。

舊市區中心空間發展

自此之後,花蓮港市的人口急遽發展,由明治43年(1910)545 戶共 1678 人, 三年間便增加到 1500 餘戶,超過 4500 人。當初規劃開發的土地已經不敷使用,因此大正二年(1913)又著手進行市區計畫的擴張,將鐵道南側的紅毛溪兩岸與內陸腹地皆納入範圍,現在花蓮舊市區的棋盤式街道規劃,多數正是源於此次的都市計畫擴張。1921年花蓮港都市水道竣工,紅毛溪也被整治拉直成為開蓋溝渠,成為今日居民所稱自由大排、溝仔尾溝渠的前身。

自由、明義街大排水溝上的鐵道橋 花蓮市自由、明義街大排水溝-已加蓋(張政勝 提供)
張政勝 提供

自由、明義街大排水溝上的鐵道橋 花蓮市自由、明義街大排水溝(已加蓋)原東線鐵路橫跨花蓮市自由、明義街大排水溝上游的鐵路鋼筋混凝土橋舊貌。圖左為酒廠舊址,黑電桿背面是明義國小,圖右圍今慈善寺、妙賢幼稚園。橋右下方為人行便道,二名明義國小學生正要步過,遠處是中央山脈。此情此景,已不復見,民國七十年代已加蓋為停車場。

花蓮鐵路醫院明義、自由大排水溝側貌 明義、自由街大排水溝下游-溝仔尾(張政勝 提供)
張政勝 提供

花蓮鐵路醫院明義、自由大排水溝側貌 明義、自由街大排水溝下游-溝仔尾臨自由、明義街大排水溝下游(俗稱溝仔尾)的花蓮鐵路醫院南側院舍外貌,今該排水溝已全面加蓋,成為停車場,走入歷史。

新港區發展帶動都市擴張

昭和六年(1931),因應南濱的舊港不敷花蓮日益擴大的運輸需求,花蓮港築港計劃計畫啟動。隨著港區北移,為運輸築港材料,從市區經北濱到米崙(今美崙)地區的臨港聯絡鐵道也開始興建,並在1939年築港完成後成為客貨兩用之太平洋臨港鐵道。曙光橋即為當時興建的鐵道橋。花蓮港最初規劃為商業用港口,因二戰轉為軍港使用,並收納美崙腹地為軍事重工業發展區。國民政府來台後大致維持港區與工業區的地理位置安排。

花蓮港築港計劃平面圖 昭和14年(1939)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

花蓮港築港計劃平面圖 昭和14年(1939)〈花蓮港築港計畫平面圖〉,比例尺一萬分一,係臺灣總督府交通局基隆築港出張所、花蓮港築港工事事務所發行,臺灣日日新報社印刷。

地圖繪製花蓮港港區建設規劃,包括港區擴張的預定地(挖掘深濬)、臨港線鐵路以及東、西防波堤的興築的位置等。花蓮港都市計畫第四次擴張在1938年公告,其計畫道路也繪製在本圖上。

舊港景觀 民國42年(1953)八號碼頭(黃正雄 提供)
黃正雄 提供

舊港景觀 民國42年(1953)八號碼頭當時的舊港區的景物,遠方的白燈塔信號台,碼頭邊的五十噸起重機,如今已不在,真叫人懷念。

都市重建、鐵道西移,舊市區發展趨緩

二戰後國民政府遷台,民國三十五年(1946)花蓮港市更名為花蓮市,大致接收並且維持了日本統治時期公務機關與學校的運作。
民國40年(1951)年,花蓮發生規模7.3的大地震,一時地動山搖,群震不斷。當時的氣象所(今中央氣象局前身)就記錄有3000多個地震。此次地震重創花蓮市,共造成85人死亡,200多人重傷,房屋倒塌不可勝數。

地震過後,花蓮都市計畫重起,行政中心由舊市區逐步轉移至美崙地區,包括花蓮縣政府、地方法院等行政機關,以及諸多教育設施、藝文機構。舊市區作為行政中心的機能逐漸消失,成為商業中心。此外,花蓮市政府為了安置大地震的災民,遂在溝仔尾溝渠上建置了74戶的安置住宅,使得此處初步形成一小聚落。民國46年(1957)溝仔尾被劃設為風化區,大量茶室、戲院等產業在此蓬勃發展,全盛時期光是溝仔尾就有五間戲院。

舊火車站帶來大量運輸人潮,然而,民國63年(1974)十大建設之一的北迴鐵路開始動工,並於民國69年(1980)全線通車,花蓮舊火車站於同年拆除。

花蓮大地震(一)——吃飯篇 民國40年(1951)謝明海 提供
謝明海 提供

花蓮大地震(一)——吃飯篇 民國40年(1951)民國40年,東部連續發生兩場大地震,一次是10月22日的「花蓮大地震」,雖震央於花蓮外海,陸地感度高達芮式六級;另一為11月25日的「台東大地震」,兩次地震因發生時間相近,因此對花東地區造成相當大的破壞。

花蓮大地震(二)——街道篇、鐵道篇 民國55年(1966)玉里大圓環 蕭碧霞 提供
蕭碧霞 提供
花蓮大地震(三)——街道篇、鐵道篇 民國55年(1966)玉里大圓環 蕭碧霞 提供
蕭碧霞 提供

花蓮大地震(二)、(三)——
街道篇、鐵道篇 民國55年(1966) 玉里大圓環
地震中的花蓮市因為建物密集而受災慘重,地震共造成全縣多人死亡及輕重傷與數千棟建物的損壞。圖中照片顯示「花蓮大地震」對花蓮市南京街造成破壞的情形,整排木造房舍應聲而倒,不勝唏噓。

地震的強度連強韌的鐵軌也抵擋不住,在一聲錯愕中,花蓮市區的鐵軌位移彎曲,驚人的景象卻也吸引眾人的圍觀。圖中照片顯示「花蓮大地震」對花蓮市區鐵道造成破壞的情形,彎曲變形已無法行駛列車。

酒廠震災情形 民國40年(1951)舊花蓮酒廠 張志遠 提供
張志遠 提供

酒廠震災情形 民國40年(1951)舊花蓮酒廠民國40年10月22日花蓮發生規模六級的大地震,全縣滿目瘡夷,對花蓮造成非常重大的災害,酒廠內的建築物也不堪地震肆虐而毀損。

熱鬧的街景 民國57年(1968)花蓮市中山路與中華路口(楊德淵 提供)
楊德淵 提供

熱鬧的街景 民國57年(1968)花蓮市中山路與中華路口大批民眾聚集在中山路與中華路的交叉口,等待遊行隊伍經過,這可是當時地方上的盛事。

大百貨公司 民國49年(1960)花蓮市中山路(陳阿菜 提供)
陳阿菜 提供

大百貨公司 民國49年(1960)花蓮市中山路花蓮洋房牌百貨公司,當年不僅是花蓮最大,也是唯一的百貨公司,一直屹立至60年代結束營業,直到70年代才有第二家百貨公司「新第一」百貨,當年的廣告詞與大拍賣的促銷活動頗吸引人哪!

歷史變遷圖

1.花蓮城市的現代化(1909花蓮港市區計畫)

1.花蓮城市的現代化(1909花蓮港市區計畫)2.舊市區空間發展(1931花蓮港市街圖)3.鐵道串連帶動都市擴張(1934花蓮港都市計畫)4.鐵道西移減緩舊城發展(1982花蓮舊市區都市計畫)

1.花蓮城市的現代化(1909花蓮港市區計畫)

1.花蓮城市的現代化(1909花蓮港市區計畫)

此圖是花蓮最早的都市計畫圖。當時已有鐵路的規劃,並且多數公務單位、學校都分佈於鐵路與美崙山之間,形成今日美崙溪畔古蹟建築群落。

2.舊市區空間發展(1931花蓮港市街圖)

2.舊市區空間發展(1931花蓮港市街圖)

此圖黃色街道範圍是原本的市區,此時鐵道西南側的區域幾乎也都開發成棋盤狀街道,更將紅毛溪水道拉直,成為溝仔尾的前身。

3.鐵道串連帶動都市擴張(1934花蓮港都市計畫)

3.鐵道串連帶動都市擴張(1934花蓮港都市計畫)

1931年,花蓮築港計畫啟動,隨著港區北移,從市區經北濱到米崙(今美崙)地區的臨港聯絡鐵道也開始興建,曙光橋即為當時興建的鐵道橋。

4.鐵道西移減緩舊城發展(1982花蓮舊市區都市計畫)

4.鐵道西移減緩舊城發展(1982花蓮舊市區都市計畫)

此時花蓮舊市區的範圍大致底定。1957溝仔尾被指定為風化區,帶動當地經濟繁榮。而在1980鐵路西移後,隨人流轉移,舊市區也逐漸沒落。

參考文獻

O’rip生活旅人有限公司、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台灣文化學系數位人文暨地圖研究室(2019)《「花蓮市太平洋臨港歷史廊道文化資產調查與盤點」成果報告書》,花蓮:花蓮縣政府。

中國科技大學(2013)《101年花蓮縣定古蹟檢察長宿舍調查研究計畫》,花蓮:花蓮縣政府。

吳進書、姜家珍(2010)《軌跡歲月:花東鐵道情懷2》,花蓮:花蓮縣文化局。

洄瀾舊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