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別:翻轉組 | 指導:黃瑞茂
成員:鄭宇婷、易珊羽、莊秉翰、陳昊沅
花蓮文創園區在花蓮市的區位就像是一座庭院,對於回到花蓮的居民而言,就是一個放鬆休憩的場域,而對於遊客來說,位於花蓮市中心的交通區位,讓花創代表了整個花蓮的形象,是外地遊客造訪花蓮必經的景點之一。另外在園區內我們發現了幾個問題,包含建築面向的閒置空間過多、室內通風不良以及區內路徑連結性不足,自然面向則是樹蔭過少、地下水的利用不足,最後則是人文歷史面向,存在空間使用定位不明以及在地連結薄弱等問題。
花創過去歷史分成三個時期,從日治前期興建後的空間不足,到後期的菸酒廠擴張,開始擴建木造宿舍群及台車軌道,最後民國初年因戰爭使台車消失,菸酒廠設施與人員撤出,逐漸與歷史脈絡脫節。
而台車過去是用於倉庫與工廠間的運輸軌道,台車在整個園區的室內室外穿梭,是過去園區的主要路線,因此台車對於廠區的重要性成為設計路線時的概念。
運用過去台車路徑的特性,轉化成為我們的概念,我們決定要翻轉室內與室外空間的關係,將室內也做為動線的一部份,並利用設計手法,將室外動線用於圍塑出節點,這些節點可以作為園區特色並聚集參觀的民眾及遊客,達到空間翻轉的效果。
因此利用台車的概念,打穿建築物部分開口,使路徑連結性提高,也創造出空間上的室內外穿梭,另外置入橫向空中廊道,增添空間立體性及串聯,並且配合人流及入口作為園區的主要動線規劃。翻轉了室內外後,透過室內外動線的設計與PROGRAM的置入,讓參觀者穿梭在建築的內外部,除了讓過大的建築空間被有效利用外,也能提升居民及遊客參訪園區的舒適性。
在PROGAM設定的部分,不只翻轉了空間內外,也翻轉了空間中的program,讓空間的使用更多元更彈性,像是平日作為創客工作室給與在地maker租賃空間,在假日變為親子首座DIY教室;以及平日做為高齡者們共餐的社區廚房,假日轉為觀光市集。同時界定出園區核心的空間,利用園區的水作為戲水池,讓主要兩個戶外核心空間的草坡與戲水池,能互相串連並擴大室外核心區域,以提供各個族群使用。
過去的台車軌道是日治時期用來搬運貨物的設施,在基地內各個廠區間穿梭,是附近居民、酒廠員工的回憶。因此為了重拾台車的歷史脈絡,我們設計出新的軌道,利用不同的手法去增加與引導節點,去圍塑出現代的台車軌道,作為是內外串連的主要動線,藉此讓台車軌道的歷史脈絡重現。
用過去明溝的概念,來引導使用者的路徑,新增親子戲水池、景觀水池等設施外,也在社區菜園、公園及入口意象的周遭設置相關水系統節點,並把各節點連結在一起。將連接節點的渠道地下化,利用透明的玻璃蓋板讓底下的水流顯而易見,並作為引導使用者動線。
而我們以土地的方面出發,只留所需動線做為硬鋪面,像是現代的台車軌道,而其餘都作為綠帶及綠的節點,引導動線的同時也能增加綠蔭面積。以此將夏季陰影跟主要風向的疊圖,分析後發現園區內部分地區,陰影少且沒有風流動,因此透過植栽配置、建築物打通廊道,將主要風向引入基地,串聯起園區內的風廊道。
空中廊道貫穿圖書館的頂樓與遊客中心頂樓,能眺望整個園區,經過展演中心內部時能看見室內的展覽,左側新設置瞭望塔,讓遊客能在不同的三個高層眺望,不僅只是園區的內部空間能被看見,外部的牆面及屋頂都能被記住。
利用綠帶引導遊客動線進園區的室內廊道,在經過狹窄的廊道後,會轉為豁然開朗的園區景觀(左)
遊客可以從內部的樓梯至園區的空中廊道,以較高的視角瀏覽園區的各個面向(右)
穿梭在靜態展覽區後到達園區的核心空間,休憩草坡的緩緩上升形成觀眾席,讓假日或晚上時會有藝術或是音樂表演者進駐,成為花蓮人與遊客在晚上時放鬆的日常(左)
將左側的木造建築牆面打通,在平日時作為社區高齡者的共餐廚房,或是新的社區中心;在假日時翻轉成為開放市集,結合一旁的草坡帶給人們更舒適的休憩體驗(右)
園區內的水湧泉資源豐富,特別將其引流至廣場成為新的核心空間,化身為親子戲水池,讓孩子們能在園區盡情玩耍(左)
在鄰近明義國小的入口處,新設置社區圖書館,並延伸出室外的閱讀區,讓學生或是閱讀者享受園區的自然景觀以及書香氣息(右)
以上就是我們對於園區在城市或是自然中,利用現有的資源以及改善園區的空間,來達到永續環境,並在此濃縮花蓮的意象,提供遊客與居民新的日常節點。
組員|鄭宇婷、易珊羽、莊秉翰、陳昊沅
小組介紹|大家好我們是翻轉組,是由淡江大學建築系教授黃瑞茂老師指導,組員由淡江大學建築系的莊秉翰、鄭宇婷以及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的易珊羽、成功大學都計系的陳昊沅組成,在8/14-8/29期間進行【花創.轉生】水綠城市永續環境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