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別:先進組 | 指導:張匡逸、張正瑜
成員:鄭崇明、郭家妤、蘇冠綾、游邛希
「霧中揭幕」是希望運用基地豐沛的水資源去產生一種被水包圍的日常生活狀態,而在這當中的日常透過揭示的方式被若隱若現地看見。
基地位於花蓮市,是個自然環境豐富的環境,這次的計畫是要將過去酒廠倉庫改造成符合現今的使用需求。這次需要面對空間太過巨大、物理環境不舒適且與社區脫節等課題。
從大尺度來看基地被南北水道與西方鐵道界定出一個區域感,而我們以學校為參考去檢視圖書館、室內表演空間、親子公園的需求。再進一步,從中尺度來看,我們檢視了舊市區與重要路徑上和基地的串連,以及周圍的咖啡廳和舞蹈教室。最後,從小尺度來看基地四周的街道差異,國民街很多補習班,會有很多學生經過,而中華路為名產店的集中區,會有很多觀光客經過。
透過這些分析,我們將重點放在當地的族群而非觀光客,發現一些潛在的需求與機會,更進一步是否有機會將這些活動與空間做整合?
看回基地本身,我們決定利用湧泉的特色作為核心,將水視為一種媒介,透過玩樂與遊憩達到社交凝聚與日常生活的放鬆,進而重新找回日常感,此外也設計一條棧道動線去將各個活動串連同時達到日常生活的一種揭示。
建築計畫包含核心的親水遊憩區和澡堂,較為彈性的圖書區和自修室,以及最為彈性的練舞空間和劇場。
對此去檢視各個活動發生的時段與使用者,可以發現重點使用對象還是希望是當地居民。
我們對於歷史建築的態度可以依照程度分為兩大類,根據不同條件去改變舊有建築,例如通風、日照、水流、改變封閉感等等。
這次的設計可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詠樂之㳋」「風乎舞雨」「沐浴森泉」「瀞光墨池」,來自於論語的先進篇:「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表達的是一種與自然共存且充滿日常感的生活狀態,這也是我們在這次設計中所追求的目標,因此我們結合對於活動的想像、自然的地形與水的狀態去取名。
平面上的策略是透過三個元素去串聯一切,分別是水、棧道和地形。在平面右側的區域為「詠樂之㳋」,主要為小商店的散步路徑與小孩的戲水、遊憩的地方。而左上角的區域為「風乎舞雨」,主要為練舞、表演以及展覽的地方。中間的區域則為「沐浴森泉」,為核心的澡堂空間去串連各個區域,最後左下角的區域為「瀞光墨池」,主要為說故事區與自習室。
從平面上也可以看到,我們將舊有倉庫空間改造成半戶外空間,而在內部退縮重新創造小的室內空間,像是澡堂、圖書館和表演空間。同時也在「詠樂之㳋」中新設很多小商店,解決過去空間太過巨大、物理環境不舒適且與社區脫節的問題。
剖面上可以看到我們利用地形的變化去滿足澡堂的深度、植栽的覆土、兒童遊戲、書櫃、座椅等需求。此外我們利用倉庫空間高度的優勢在「詠樂之㳋」的區域創造一個兒童安全遊憩的夾層空間,以及在其他區域創造一個高處的觀看棧道。最後也可以看到,我們適當的打開屋頂去滿足通風、採光與種植植栽的需求。
這次我們在基地的西方創造新的入口,也希望這對居民更友善的入口可以將人們由此引入到基地內部,同時在各個區域我們也留有開放的動線提供不同使用者在基地中移動,如舞者、學生、光觀客、來澡堂的居民、家長與孩童等等。
此外我們也考量劇場區域的多重彈性使用狀態,第一種為搭設舞台提供泡澡的人觀看,第二種為在澡堂上搭設舞台成為一般的表演空間,第四種為將澡堂隔開,劇場區域作為休息與議事空間,第五種則是展場可以使用移動式鏡面牆作為展板,最後平常可以作為練舞的居民的休息區。
最後我們檢討建築物的物理環境改善,首先通風的大策略是利用基地的東風壓縮進入倉庫間的廊道時的負壓增加室內換氣,在「詠樂之㳋」中將屋頂打開且將人們活動區域提升到高窗處,而在「風乎舞雨」與「瀞光墨池」中則在半戶外區域去除高窗集中空氣對流的進氣,且在室內區域在屋頂加裝對流隔熱層。
採光在「風乎舞雨」利用玻璃封閉的高窗加裝反射板增加室內照明,而「瀞光墨池」則是利用新的屋頂開設天窗增加間接照明。
最後我們善用湧泉資源在地形中埋設循環地下水系統達到室內空間的降溫。
組員|鄭崇明、游邛希、郭家妤、蘇冠綾
小組介紹|由常式建築事務所及恒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四位實習生共同組成,成員分別來自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在匡逸和正瑜兩位建築師的帶領之下,深入探索花蓮並了解花蓮文創園區,從各種角度切入主題,進而發展出不同風貌的花創。